首頁 活動花絮影音館

 
影音館
2024-09-09
國立中興大學工學院 2024
 
2024-06-07
『新工程教育方法實驗與建構計畫』主題式課群四、氣候變遷永續智能應對
參與學系:環境工程學系、土木工程學系、智慧創意工程學士學位學程

課群宗旨與教育目標 全球氣候變遷趨勢與環境影響性已廣泛受到重視,因應未來受氣候變遷所造成之環境衝擊,已成為未來各類工程師需考量與適應的核心能力。而面對氣候變遷影響所存在之風險評估上,運用數值模式預測及模擬區域性短中長期變化情形,可有效提升工程建設規劃、建造、預期承受環境變動上的掌握性。因此本課群為氣候變遷環境數據分析課群,其規畫概念為推動具備氣候變遷因應專業知識及應用環境數據進行分析模擬之工程人才,以基礎及進階氣候變遷環境科學課程作為知識背景,並整合由基礎之計算機概論、進階最佳化網路模式至以程式語言Python進行環境數據分析等講習與實作,藉此讓參與課群之學生,可於建立氣候變遷環境科學基礎知識之外,同時具備基礎程式語言及環境數據分析能力,因應未來永續發展目標SDG第十三項中,培育具備因應氣候變遷調適能力之土木與環境工程師。

本課群之教育目標在於培養學生具有基礎環境科學知能、氣候變遷、空氣污染、大氣模式等環境工程空氣領域之相關理論,並且搭配基本資訊素養及進階數位工具執行能力,應用於環境數據分析之能力培育。課群的教育目標包含:

 1.熟悉氣候變遷相關環境科學知能
 2.了解基礎資訊素養與數學模式建立能力
 3.具備基礎最佳化模式建立觀念與技能
 4.具備環境工程空氣污染專業知能與大氣模式評估觀念
 5.具備環境數據數位分析工具使用能力


主要負責教師:環工系 吳向宸老師
授課教師:環工系 林伯雄老師
     環工系 林明德老師
     環工系 莊秉潔老師
     環工系 林禹豪老師
 
2024-05-20
『新工程教育方法實驗與建構計畫』主題式課群三、人工智慧之工程應用
參與學系:土木工程學系、水土保持學系、環境工程學系、智慧創意工程學士學位學程

以創新性與跨領域的人工智慧於土木防災為主題,引導學生啟發創意精神,透過透過簡單易懂之程式開發與微控制器,學生可學習自主防災監測之概念。

「人工智慧在土木防災的應用」為課群的總整課程,結合土木工程、資訊科學、電機感測器等不同學科領域知識,培育各領域人才於AI之應用。

主要負責教師:土木系 陳毅輝老師
授課教師:智創學程 李宏中老師
     土木系 蔡慧萍老師
     土木系 楊明德老師
 
2024-05-09
『新工程教育方法實驗與建構計畫』主題式課群二、橋梁安全檢測與評估
參與學系:土木工程學系、水土保持學系

課群宗旨:以橋梁安全為主題,培養學生兼具結構健康與地質穩定性評估的專業能力。

橋梁為交通運輸與經濟活動運作的重要命脈,安全的橋梁設施能維繫社會的安定和繁榮。橋梁的安全受結構體的健康狀況和橋址地質的穩定性交互影響。橋梁結構相關專業屬於土木工程領域,而維持橋址地質穩定則屬於水土保持專業。土木工程系與水土保持系都有開設「材料力學」、「結構學」、「鋼筋混凝土學」、「土壤力學」等必修課程。這些課程都可以奠基橋梁安全的基礎知識。但是土木系學生在校很少去涉獵「坡地穩定」相關領域;而水保系學生也不常有機會將所學的力學知識進一步應用於「結構分析」。本課群希望以橋梁安全為主題,讓兩系的學生跨出原有學系的隔閡,兼具檢測和評估結構安全與地質穩定的能力。

教育目標:培養學生結構檢測技術之基本知識與橋梁結構安全評估之能力。課群的教學目標包括: 1. 具分析結構系統力學行為的能力, 2. 具分析橋址地層力學行為的能力, 3. 具備應用電腦分析橋梁結構及橋址地質能力, 4. 熟悉並能實作結構健康與坡地穩定檢測技術。

主要負責教師:土木系 宋欣泰老師
授課教師:土木系 林宜清老師
     水保系 馮正一老師
     土木系 姜毓洲老師
 
 
 1  2  3  4  5  6  7  8  9